为强化司法保障,立足本土、围绕群众,维西县人民法院塔城法庭加强诉源治理,多元化解纠纷,立、审、执一体化推进,积极与党委政府、司法所、维稳中心对接,开展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将矛盾解决在源头,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模块一:特邀调解员——群众身边的“和事佬”
自我院去年新聘任特邀调解员以来,塔城法庭的特邀调解员万春茂在辖区开展的诉源治理工作中大展拳脚,利用其是本地人,贴近群众,熟悉辖区风土人情的特点,老万成功调解5件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当事人当庭履行3000元,真正将纠纷解决在群众家门口。
对于熟悉的当事人,老万采取上门化解、努力说服的方式,让纠纷“足不出户”,遇到矛盾激化已久的当事人,老万将其约至法庭,进行纠纷化解工作,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模块二:人民调解委员会——纠纷化解“小能手”
近日,塔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欠付辖区冰葡萄回收款系列案进行调解,原告为辖区群众,被告欠付的葡萄收购款400元至4000元不等,案件标的不大,但涉及人数众多,考虑到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经法庭与塔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接后,由调解委员会对该系列案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由原被告双方共同向法庭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将一张张葡萄收购款单据变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因为这个事我们已经跑了好久,今天终于在法院解决了”,原告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模块三:人民调解平台——基层社会治理“好帮手”
“我以为打官司必须要到现场呢,没想到通过视频方式就打官司,你们法院真是与时俱进呢”。
自平台三进工作开展以来,法庭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平台,在线化解纠纷。年后多数辖区群众要外出务工,但年前的工钱还未结清,工头又在外过年,诉状交至法庭后,承办法官告知原告按计划外出务工,追索劳动报酬的纠纷可通过调解平台进行线上调解,约定好调解时间后最终将该纠纷成功化解,并未因打官司而耽误原告外出务工的时间。
模块四:人民法庭——司法服务的“小窗口”
“我们的工钱已经拖了好几年了,工头一直未支付”,辖区群众将11份诉状交至法庭,“我没有说不支付工钱,最近经济困难,希望法院能帮我调解调解”。
一方需要工钱,一方暂时没能力支付,尤其涉及农民工欠薪纠纷,法庭高度重视,考虑到原告人数众多,线上调解工作难开展,法官将双方当事人约至法庭进行线下调解,在充分了解双方的困难及需求后,法官主持调解后,被告约定还款期限,成功疏通双方矛盾点,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既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又为辖区平安贡献一份力量。
塔城人民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矛盾纠纷的化解依靠单打独斗无法实现,需要更多法治力量的引导和疏导,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手段,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形成“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化解体系。将调解经验丰富的“老乡社干”积极吸纳进来,联合辖区派出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综治维稳中心进行多元化解工作,完善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平台建设,坚持源头治理、预防为主,构建从源头到诉前到诉讼,前后端分层递进、繁简分流、衔接配套、相互协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为群众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渠道。